发新话题
打印

关于影版追忆篇的碎碎念

关于影版追忆篇的碎碎念

不夸张的说,《人诛篇》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无比期待《追忆篇》的到来,而实际观看过后,感情却有点复杂,思前想后仍旧没办法给出一个理性客观的评价,最后只能选择妥协,完全任由自己的情感给出评价,那样的结果便是我愿意称之为影版浪客剑心最好的一部。

为什么?因为它是有情怀的。或许没有接触过原作,只单纯看过影版的人很难理解这份心情,毕竟这是真正拍给原作粉丝的,也只有经历过漫画洗礼的人才更能明白其中蕴含着的特殊意味。

           前言:为什么要求还原OVA?

其实自打公布了影版《追忆篇》消息后,无论是剧照还是剧情,你都很难从讨论中跳脱出与OVA版动画的比较,有的甚至拿还原度来说事,仿佛只要和OVA动画内容对不上的就都是不容许的。可为什么呢?为什么影版就一定要还原OVA呢?你得明白一点,OVA可不是原作啊,人家影版明明努力要还原的是漫画版的内容啊。

不可否认,OVA《追忆篇》是神作,其精致的作画,极具艺术性的各种意向设置,深刻的精神内核渲染,说是动画巅峰之作都不为过。正因如此,很多没接触过原作漫画的人都将OVA当成了原作,想当然的先入为主认定剧版改编也必须遵从OVA的观点自然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但问题是OVA只能当作单独的一部作品来理解,如果将其放到《浪客剑心》完整的故事之中就会显得很奇怪,毕竟主创在其中加入了太多个人的理解,使得角色的行为动机故事逻辑都已经跳脱出了原作的范围。关于OVA到底“魔改”了多少原作的剧情,导致主要角色一个个OOC的话题,相信网上早已经很多人说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我只说两点,一个是关于桂小五郎的刻画,原作算是正面角色一个,没什么黑点,行为都很正派(除了妹子比较多,这个也符合史实)。但OVA版的处理就过于圣人化了,居然希望巴能充当剑心的刀鞘,这完全不合道理。哪怕后人公认桂是一个有着诗人般浪漫情怀,又有人情味的政治家,但各位别忘了,桂这个人有着极其固执于自我见解的一面,尤其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作为领导者的他体现出来更多的是理性,甚至说是狡猾都没问题。这样一个人很清楚自己需要剑心扮演的角色,那就是一把绝对服从且没有自我意识的杀人利剑,如果不是这样,就不会有原作里他详细讲明的“狂乱正义先锋”那套理论。

另外一点就是剑心十字疤的由来,清里给一刀这点跟原作一样,但巴给的一刀原作里明明就是一个意外,到了OVA则变成是巴主动给刻上的。这个改动堪称神来一笔,至于怎么解读说法不一。不过我始终觉得那就是巴给清里的交代,无论是暗乃武老大辰巳提及的清里为了巴的幸福作出的牺牲,还是巴最后一刻看见一身是血的清里站在自己面前,都在暗示巴必须给清里报仇。清里和剑心是巴这一生深爱的两个男人,这才让她最后做出选择,以自己的生命换取剑心继续活下去的机会,并且以刺剑心一刀表达对死去的清里的复仇。最后那一句“夫君”更是对两个人而言的,因为日文“あなた”一般都作“你”来翻译,但也可以用于夫妻之间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这个改动比较起原作的确要深刻得多,但问题是如此一来关于十字疤十多年无法消退的说法就显得非常矛盾了。毕竟按照原作的说法,十字疤是因为死者的怨念甚至是诅咒造成的,因而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可你OVA安排巴这么一刺,难道是要说明巴也对剑心有恨吗?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啊,懂的都懂吧。当然,其实原作里对十字疤的设定也很草率就是了,要不然谁给我解释一下,为什么在人诛篇后剑心结婚生子,随后十字疤就开始变浅了呢?莫非是死者怨念解除了?可这些难题却在剧版追忆篇中给出了一个几乎完美的解释,可以说那样的处理比起OVA更加的神,这个后面再详说。

反正就我个人来说,我是无比希望影版千万别掺杂OVA的内容,虽然到头来主创仍旧无可避免的受到OVA影响,这就多少有点遗憾了。

         后语:以真人电影作为考量基准难道还不够感伤吗?

对于剧版的实际观感,我个人觉得蛮符合最初期待的,还原度极高就不说了,关键是那种压抑的哀伤氛围的确感染到了我,这就已经证明了剧版的成功。至于有些人觉得不够煽情,我只想说主创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走煽情路线,要知道日本人拍电影煽情起来那简直是要人命的,别说什么真人版,拉条狗出来拍都能让你哭得死去活来的。而且所谓的悲伤痛苦并不是一定要声嘶力竭哭天喊地才叫好,这点剧版处理得相当克制,也很符合剑心和巴的角色定位,而恰恰是这种克制才更加体现出原作那种潜藏的伤感。

至于表演,无论是村花还是砂糖可以说都演绎得很到位。毕竟巴这个角色本身定位就是清冷,所以村花要表达情绪就只能从细微的眼神变化以及说话语气方面着手,而她的确做到了。印象比较深的是桂跟她解释狂乱正义先锋并且请她不要令剑心的刀变钝时候,村花眼神中表现出来的惊讶愤怒。以及后来同居,她对着镜子笑着落泪,充分体现出了她内心的挣扎。

砂糖则更加不用说,只是让他来演绎一个十五岁少年终究是有点难为他了,所以除了应征入伍那时候特意表现出来的少年稚嫩神情外,其余时刻基本都是老成得过分的一张脸,尤其是说话语气。你硬要说他演的苦大仇深也不算错,但你想想让一个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少年半年内杀了近百人,除非天生杀人魔那种,否则换谁谁不困惑不痛苦不苦大仇深呢?

一个惊喜点在于桂,之前也说了OVA的桂过于圣人和理想主义,而剧版对他的重新刻画使得这个人更接近于政治领袖该有的模样。对于桂而言,剑心就是一把杀人的刀,刀是不需要有自我的,更加不能产生任何的怀疑。可剑心在受到清里刀疤之后明显已经有所改变,加之巴的出现竟让他能够在外人面前熟睡,这都令桂警惕起来,便有了后面提醒巴不要让剑心的刀变钝。而之后请巴和剑心一起更像是一种无奈的妥协,所以明明是笑着,见巴根本不回应自己,桂脸上表情马上就变得无比的冷漠。

开头也说了,给本作满分很大程度上是个人情感使然,冷静下来思考还是有不少地方处理得挺莫名其妙的,或者你说尴尬也行。剑心的初战看似凶残无比,但给人感觉就只是为了狠而狠,再怎么说吧,故意被抓被拷问引大佬出面杀死,这个点我特别不能理解,根本不像是一个杀手该有的行为啊。而且剑心居然拿嘴咬刀杀人,虽然原作里打赤末那个逗逼的时候,在双手都被限制住的情况下的确是拿嘴咬刀取胜,但那会儿很大程度上借助了外力的,不像剧版这样放肆。估计师父看见都会来上一句:你什么时候学会这凶残能力的,这特么和飞天御剑流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啊。

杀清里一段则处理得极其中二,我看见清里被砍倒下然后嚷着我不能死,起来再被砍再倒下,莫名的脑海里浮现出当年国师的《十面埋伏》最后的对砍,太特么扯了。明明中一刀没死,然后吼一句我不能死,冲过去,伤到剑心,自己扑街,就行了,非要整的这么滑稽干嘛。

然后经典的“血雨腥风”的一幕也很奇怪,巴语气平静说完一段话后直接昏倒,连个准备动作都没有,虽然原作也是这样,但那是漫画啊,没有过渡画面很正常。你真人演绎好歹得表现出来一点吧,否则谁知道你一妹子突然这么一倒是几个意思,没看过原作的人难道不会认为她是来碰瓷的吗?

至于很多人提到为什么没有白梅香这个意向,其实一开始我也觉得不理解,明明这个是少有的原作和OVA都有用到的意向,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点,那为什么影版直接就给无视了呢?后来我好像有点明白,大概是因为很难用画面来表现出白梅香吧。毕竟剧版不比漫画和动画,漫画里白梅香的表达都是靠内心独白来体现,OVA则更多的是靠动画效果来展示,但这些用真人电影演绎起来会很别扭。除非你想看某郭比特人独有的靠大段大段独白旁白推进故事的体系电影,否则删除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其实了解原作的人都应该清楚,追忆篇的重点不是剑心,而是巴,只要把巴这个角色编排好了便已经成功了大半。所以剧版的文戏比重加大了不少,虽然也有剑心狂乱杀法的武戏配合,而且武戏拍的也很不错,但相信见识过《人诛篇》里剑心和缘的那场巅峰打戏过后一切都变得波澜不惊了吧。

单从文戏上说,村花版的巴绝对是立得住的,她极大程度上还原出原作里巴给人的感受。巴是一个被动的人,是一个不擅长表达自我情感的人,所以才会面对清里的求婚明明心中欢喜却始终笑不出来,才会明明想要留住清里在自己身边,到头来却一句话也没说,因而巴深信清里的死是自己一手造成的。有了这样的理解,你再回过头看OVA的巴就会觉得非常的不适应,因为她太主动了,自然包括那一夜主动的“投怀送抱”。

反观剧版在情感被动之外,还加重刻画出了巴的另外一个闪光点,那就是“善良”。如果不是善良,巴不会明明知道剑心是自己的杀夫仇人,却在看出这个刽子手一直活在痛苦煎熬之中后反问一句“你打算继续这么杀人下去吗”。如果不是善良,巴更加不会在听出桂话外之音的时候,表示出那样的不理解和气愤。她明白了剑心对桂来说不过是一把杀人利剑,所以桂根本不关心剑心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而反倒是巴这么一个复仇者一直担心着剑心,怕他最终会走上一条不归之路。这才有了之后邀请剑心逛街,提醒他珍视生命,并且试图否定桂那种为了所谓崇高理想就能牺牲掉其他人以换取和平的理念,从而说出那句“你也是牺牲者”的话语。做这么多,无非就是想努力地把剑心这个自己的仇人拉回到她所以为的“正常人”的路上。

我甚至一度怀疑是不是因为巴从小就照顾缘的关系,所以一开始对于剑心的担忧和关照完全是出于一种母性使然,她单纯将剑心当作了自己的又一个弟弟。当姐姐的看见弟弟陷入迷途煎熬痛苦,怎么可能坐视不管。

巴和剑心之间的情感是一点点潜移默化的,正如她自己日记中所言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已经那么的在乎剑心这个人,甚至开始理解了他借由杀人开创新时代的想法。所以甘愿作为抑制剑心狂气的剑鞘,想着尽可能多留在他身边一刻。只可惜在之后郊外同居的日子中,她看到了剑心的温柔,更觉察出自己已经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个男人的时候,那一夜,她对着镜子中的自己才会笑着流下了一滴眼泪。

接下来的剧情发展完全照着原作走,不过采取了和OVA一样的处理方式,让剑心提前知晓了真相,所以内心受创,实力大减。还好并没有采用巴得知暗乃武真正计划之后想要咬舌自尽的桥段,但加了一个巴哭着看向庙内倒卧佛像的画面,至于这个画面到底意味着什么,只能任由观众去想象意会了。

而最后一幕可以说将OVA十字疤由来的神来一笔再做了一番神级改编,那就是剑心脸上这一刀并非巴一人所为,而是巴和剑心共同完成的,我认为这代表着剑心自愿背负上这份罪责。所以十字疤经历十多年没有消退跟什么死者怨念诅咒毫无关系,完全是剑心对自己的惩罚,只要他一天无法原谅这个亲手夺走了最爱之人幸福的罪人,十字疤就一日不消。如此一来,原作在人诛篇后结婚生子的剑心脸上刀疤变浅也就完全解释得通了,因为他终于放下了,他终于原谅了自己。

很多人看过剧版追忆篇最大的感受就是压抑的情感得不到宣泄,换句话说就是不够煽情,明明巴死后可以再来一段剧情拱一下气氛,将悲伤情绪渲染到极致的。但在我看来这恰恰是区别于OVA的一个高明决定,毕竟OVA最后一段在神级BGM配合之下煽情效果已经拱到了顶点,之后无论是怎样的制作都很难与之匹敌。而且说到底真人演绎和动画漫画的表现本身就有不同,更何况电影有着自己专属的一套规则,完全套用更是不可取。

退一万步来讲,如果只是想要煽情对主创而言并非难事,哪怕照着原作安排上孩子过来玩的戏份,相信也能让观众瞬间泪奔。可恰恰是因为没有刻意的煽情催泪,反倒让这一段更加体现出时代洪流之下人物的悲剧命运,更加令人意难平。

而且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注意到一点,剑心从小目睹身边人惨死山贼手中,却一刻都没有哭喊过,哪怕心中伤心不已也未曾落泪,这是不是表示他不会哭。而巴却是一个不会笑的人,这两个孤独的人能邂逅,并且走到一起,仿佛冥冥之中早有定数。

TOP

还是喜欢剑心漫画版和电软封面的一些选图透露出的那种积极向上~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