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决议中,“矮行星”的首批成员有谷神星、冥王星和2003 UB313三个天体。按照惯例,在测定出新发现天体的轨道后再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给予正式编号和永久命名。
2006年9月14日,《小行星中心》给予2003 UB313正式编号和永久命名为(136199) Eris,厄里斯(Eris)是古希腊不和女神的名字,此后它失去诨名Xena。同时给予冥王星正式编号(134340)。这样,矮行星首批三成员都有了正式编号和永久命名:(1)谷神星;(134340)冥王星;(136199) 厄里斯,简称谷神星、冥王星、厄里斯星。或许,按照以前对谷神星(Ceres)等的中译惯例,把Eris的中译规范为“X神星”。
谷神星
按照提丢斯-波得定则,火星与木星的轨道之间应存在一颗当时未知的行星,于是掀起寻找热潮。1801年元旦之夜,皮亚齐偶然发现一颗游动星,它绕太阳公转轨道的半径大致符合提丢斯-波得定则所预言的,并命名为谷神星。但是,它却比别的行星小很多,故称为“小行星”。再继续寻,结果又发现很多小行星,但却找不到那颗未知行星。谷神星的平均轨道半径为2.766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约1.5亿公里),因轨道是椭圆而离太阳的距离变化在2.5到2.9天文单位,每4.6(地球)年公转一周(可称为“谷神星年”),轨道倾角10.6度。它每9.07小时自转一圈。由于谷神星小而远,过去很难准确测量出它的大小、质量和密度,以为它只不过是个简单的空间石块而已。近年来,哈勃空间望远镜可以拍摄它表面一些情况。它的形状近于圆球,平均直径950公里,质量为95亿亿吨,平均密度为立方厘米2.08克。它的内部也有类似地球那样的核、幔、壳结构,核是故态岩石,幔含很多水冰,外面是多尘的冰壳。表面很暗、很冷(低于零下34℃),还可能有稀疏大气和霜沉积。它可能是行星形成过程初期遗留下来的‘半成品’,可以揭示地球等行星形成的秘密。因此,明年6月将发射“黎明(Dawn)”号飞船去探访它。
厄里斯星
早在 2003 年10月就拍摄到它,直到2005年 1 月 8 日才知道这颗天体比冥王星远得多,也比冥王星大,曾被认为是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临时命名为 2003 UB313,今后它只是厄里斯星了。它绕太阳公转轨道平均半径为67.67天文单位,因轨道是椭圆而离太阳的距离变化在37.77到97.56天文单位,每557(地球)年公转一周(可称为“厄里斯年”),轨道面倾角44度°。它的直径约2400公里,质量约1500亿亿吨,可能是象冥王星那样由岩石和冰组成的天体,表面覆盖着甲烷冰。2005年9月10日,发现它有一颗直径250公里的卫星,离厄里斯星约40000 公里,每2星期左绕转一周。
冥王星
像“笔尖上发现海王星”那样,从海王星所受引力摄动推算出新的行星,经多年努力,终在1930年2月18日由汤博发现,这就是冥王星(Pluto)。实际上,冥王星质量太小,不足以引起估计的撮动,因此这一发现可能是巧合。事实上,1919年赫马森已拍摄到它,只是误认为底片缺陷而忽视了。它绕太阳公转轨道平均半径为39.5天文单位,因轨道是椭圆而离太阳的距离变化在29.7到49.5天文单位,每248(地球)年公转一周(“冥王星年”),轨道倾角达17°。它每6.3873天侧着逆公转方向自转一圈。它的直径约2300公里,质量约1200亿亿吨,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2.0克,内部有岩石核、冰幔和冰壳,表面不均匀地覆盖着甲烷和氮冰以及成分不明的暗红物质,还有变化的稀疏大气。
1978年6月发现它有直径约1200公里的大卫星——卡戎,2005年又发现两颗约50公里的小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