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给我找几个歌姬来 [打印本页]

作者: MMMMM    时间: 2009-7-2 17:22     标题: 给我找几个歌姬来

中国科协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中国要不要搞变形飞机

可以任意伸展翅膀、具有变形金刚一样强大威力的飞机,不只出现在描绘未来战争的美国科幻电影中,已经真实地走进了中国科学家的视野。6月25日,以“智能可变形飞行器发展前景及我们的选择”为主题的中国科协第32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在安徽合肥市召开。在学术沙龙的讨论中,中国人要不要搞智能可变形飞行器、如何搞等问题已经严峻地摆在了中国科学家面前。

变形飞行器是从概念到实践的挑战

飞机的机翼一定是固定的吗?人类能否设计出可以智能变形的飞机?若干年来,人类从仿生学出发,在智能可变形飞行器领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几十年后的军用、民用飞机是什么样子?“对于军用飞机而言,未来变体飞机采用智能变形技术,可以解决不同设计点气动布局的矛盾,改善多功能性,可在短跑道上起飞,大大增加航程,提高其经济性和作战效能。民用飞机采用变体技术可以针对飞行各阶段的不同要求改变机翼的平面形状,如在巡航阶段可增大机翼的展长或改变弯度,以达到提高飞机升阻比,增大航程的目的;或利用发动机进气道和尾喷口变形技术,在保持同样航程的情况下,达到降低噪声,节省燃油的目的。”中国科学家在中国科协的学术沙龙上,以不落后于人的精神开始了对智能可变形飞行器的实实在在的描摹。

“可变形飞行器是指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可以改变外形,以适应宽广变化的飞行环境,完成各种任务使命,有效实施控制,提高飞行器的机动能力,改善飞行性能。它与现有飞行器离散改变后掠角或控制面角度的传统方法不同,可以有效地实现外形的分布式连续式变形。”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顾问崔尔杰给出了可变形飞机的定义。

崔尔杰说,我们的智能变形飞机有没有必要适应这么宽的飞行环境变化?这值得好好探讨。为此,崔尔杰在沙龙上提出发展飞行器可变形技术的五大问题。第一是究竟要研制什么样的智能变形飞行器?第二是智能可变形飞行器要不要是如此全能的?第三是如此大的特征性变化如何应对?第四是面临的技术难题能否顺利解决?第五是如何选择我们的发展道路。

中国人应该搞智能可变形飞行器

胡海岩说,智能可变形飞行器研究将给技术科学和工程实现带来巨大挑战,从而推动相关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人们在朝着一个远大科技目标努力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的副产品,有时副产品的价值甚至会超过原来的主攻目标。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就开展智能可变形飞行器研究而言,它将会对飞行器总体技术、空气动力学、功能材料、智能结构、自动控制等研究产生直接推动,还会促进仿生结构、流固耦合、机电驱动等新兴交叉技术的发展,甚至带来飞行器设计、载运工具设计的革命性变化。”胡海岩说,“从这些方面看,智能可变形飞行器研究对我们有很大的吸引力。”

航天科工集团科技委研究员花禄森也认为,开展智能可变形飞行器的研究会对我国科学技术产生很大的带动作用。“不能因为智能可变形飞行器是前沿技术,需要基础研究和技术集成的时间长,我们就放弃。如果等着一切都成熟了再去做,那就已经晚了。”

“智能可变形飞行器可以提高我国航空航天的综合设计水平,牵引相关技术的发展。”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研究员邱涛表示,通过开展变体飞机技术的研制,将极大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和交叉、融合。它涉及力学、材料学、控制科学、仿生学、电子学、计算数学信息科学等学科。如计算力学和材料科学的交叉导致多尺度、跨层次计算;空气动力学与仿生学的交叉产生新流型以及气动弹性分析技术的发展;空气动力学、结构力学、气动弹性力学、数学与材料科学的交叉,形成飞机外形、结构和材料的多种综合优化设计的发展;智能材料、控制理论和信息科学的交叉促进智能结构及其主动控制的发展,形成飞机多学科优化设计和总体设计集成的理论与方法。

在沙龙上,与会专家对于是否要搞智能可变形飞行器这个问题,基本达成一致意见:中国人应该搞,而且要搞好。

需要制定远期近期研制方案

在沙龙上,邱涛介绍了我国变体飞行器的研究现状:从20世纪90年代起,许多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了变体智能材料领域的研究。尽管我国多家单位在变体飞机相关的基础技术研究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但如何将单项技术集成起来研究发展新一代飞行器,还没有总体牵头单位。邱涛说:“仅靠单项技术的突破不可能研制出创新的飞行器。”

在谈到我国开展变体飞行器的研究目标时,邱涛认为,以变形机翼为牵引,开展先期综合集成研究,经过15年左右的时间突破各专业的关键技术,经地面试验和试飞验证之后,推广应用到军用飞机、民用飞机以及航天工程上。

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怎么来思考智能可变形飞行器技术发展的未来?对此,胡海岩表示,决不能仅仅是跟踪国外技术。对于智能可变形飞行器这样一个具有远景的研究来看,由于没有直接的型号需求或者背景需求,我们应该立足国情,准确把握国内已有的技术优势,把这些优势综合起来,制订适当的中长期奋斗目标,分阶段实施。

参加沙龙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恒表示,对于智能可变形飞行器研究而言,应该提出一个很明确的目标,包括技术上的近期、远期的可行性,表明想要达到什么效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童秉纲提出,智能可变形飞行器研究可以从自然界生物的飞行和游动得到重要启示,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仿生学等基础性研究,包括昆虫和鸟类的飞行原理,抗风稳定飞行的能力,乃至生物材料和结构等。有些问题虽然很难,但不能因为难就放弃,要从实际需求出发,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加以安排。




杀砖家叫兽救中国系列
作者: starrain    时间: 2009-7-2 17:32

在未有歌姬之前……先要有拍骆驼~~
作者: 风中的黑百合    时间: 2009-7-2 20:21

变后掠翼不就是符合要求的吗
作者: lkpandyzh    时间: 2009-7-2 20:24

大猫算是变形吧
作者: g-gundam    时间: 2009-7-2 20:26

歌姬来了,随便挑
作者: gunzaku    时间: 2009-7-2 20:31

根据国情。。。先解决温饱(殖民!!)。。。再上宇宙(HIV!!)

这个比较实际。。。
作者: MMMMM    时间: 2009-7-2 20:35

引用:
原帖由 风中的黑百合 于 2009-7-2 20:21 发表
变后掠翼不就是符合要求的吗
砖家的意思估计就是要搞VF那样的东西(误)
作者: 风中的黑百合    时间: 2009-7-2 20:37     标题: 回复 #7 MMMMM 的帖子

先给99装上翅膀
凑合着
作者: 最猥琐的机师    时间: 2009-7-2 20:52

引用:
原帖由 MMMMM 于 2009-7-2 20:35 发表



砖家的意思估计就是要搞VF那样的东西(误)
先搞定如何简化引擎节省燃料在搞VF吧
作者: starrain    时间: 2009-7-2 22:45     标题: 回复 #5 g-gundam 的帖子

点解没有MACROSSII的那位明美之音小姐啊 很喜欢她的歌说……

难道很没有存在感吗?不过MACROSS7里米蕾妮的车里都还放她的歌呢。
作者: Elzam    时间: 2009-7-3 02:50

拿绿后多
原来超女就是干这个用的。。。。。
作者: starrain    时间: 2009-7-3 10:02

恶灵退散……sm31
作者: li62783850    时间: 2009-7-3 14:58

这种东西可能性不是0
作者: 2933208    时间: 2009-7-3 15:33     标题: 回复 #11 Elzam 的帖子

春哥号自重......
希望国家能早点让我们看到成果啊.
作者: S虫之必杀    时间: 2009-7-4 12:33

要是要搞变型飞行器,还要先从小肥开始~他的初代机是桑塔纳2000,具有自我修复和增值功能~~可以用于变型机的基础开发!~
我可是很认真的在提意见!
作者: xiaofeimk2    时间: 2009-7-4 17:55

感觉桑塔纳2000的轱辘好像压到只虫子...
作者: 最猥琐的机师    时间: 2009-7-4 19:55

还压过去~你不嫌麻烦啊 碾过去就行了
作者: 西门鸡翅    时间: 2009-7-4 20:53

结果不是一样吗
作者: 最猥琐的机师    时间: 2009-7-5 02:10

引用:
原帖由 西门鸡翅 于 2009-7-4 20:53 发表
结果不是一样吗
NO~NO~NO 所谓的“压”就是一瞬间用重物把目标变得惨不忍睹 而“碾”就是用重物慢慢的 来回的把目标弄得生不如死
作者: xiaofeimk2    时间: 2009-7-5 10:49

来回碾...这是在磨豆腐么...
作者: Elzam    时间: 2009-7-5 15:13

嗯,为啥俺觉得豆腐是点出来的
作者: ≮蠢蛋殿下≯    时间: 2009-7-5 18:31

。。。。。。
变后掠翼不是早就在国产战斗机上普及了么

谁在翻叫兽他们以前的话?


看了这文章 想到从高达 到 Z高达
作者: 茅原実里    时间: 2009-7-5 18:52

引用:
原帖由 ≮蠢蛋殿下≯ 于 2009-7-5 18:31 发表
。。。。。。
变后掠翼不是早就在国产战斗机上普及了么

谁在翻叫兽他们以前的话?


看了这文章 想到从高达 到 Z高达
国产战机有用过变后掠翼的??
作者: 最猥琐的机师    时间: 2009-7-5 19:25

引用:
原帖由 茅原実里 于 2009-7-5 18:52 发表


国产战机有用过变后掠翼的??
不是后掠翼是什么 难道都是前掠翼吗
作者: MMMMM    时间: 2009-7-5 19:47

引用:
原帖由 最猥琐的机师 于 2009-7-5 19:25 发表

不是后掠翼是什么 难道都是前掠翼吗
你知道什么叫变后掠翼么
作者: ≮蠢蛋殿下≯    时间: 2009-7-5 19:52

中国第一种变后掠翼战机:强6型强击机

转自:中国空军元帅 加贴在 空军论坛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69.html

中国第一种变后掠翼战机:强6型强击机




 1974年初,西沙海战虽然以我军的全胜告终,但暴露出海军在作战中无法得到有效的空中支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在当时我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装备的各型战机中:歼5歼6歼7等缺乏对地攻击能力;作为攻击机的强一5的航程又过短,载弹量也过少,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高强度现代作战;而作为重型轰炸机的轰一5和轰一6速度太慢,且缺乏足够的自卫能力,无法满足水面舰艇编队的火力支援需要。


  于是,深感缺乏一种先进的支援战机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在西沙海战结束后不久就分别向三机部提出各自的新型战机设计指标要求。要求航空部门研制一种新型的战斗轰炸机来满足部队的作战需要。

  在六七十年代里,在强6的研发之前,我国用一批武器装备从埃及换了一批米格一23MC,并对其可变后掠翼机构进行了研究,中国唯一具有强击机制造经验的南昌飞机制造厂,在强5总设计师陆孝彭的坚持下,决定在米格一23MC的基础上,发展一种单发单座超音速强击机作为强5和歼6的共同后续机,并命名为强6。

  从外形上看,强-6仿佛就是结合F-16和米格-23特点的“混血儿”。强6选用了我国第一种真正的实用性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涡扇6(WS-6)。该机最大军用推力为71千牛,最大加力推力为122千牛,推重比为5.93。在具体的性能指标上,该机最大武器载荷4500千克,作战半径900千米。除了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外,其空战性能优于米格-23。

  遗憾的是,和这个时期我国开发的其他许多重点型号――如歼9,运10等一样。强6最终也没有逃过中途夭折的命运。导致强6计划夭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发动机的可靠性迟迟不过关、可变后掠翼技术、采用的复合材料的攻关时间过长等等。

  最主要的,还是军方装备需要的改变,到了80年代中后期,军方认为可变后掠翼布局并不是将来作战飞机的主流。而强6经此一击,也就注定了最终下马的命运。




十年磨一剑的战鹰
  1、气动布局

  强6是在米格一23MC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当然同样采用了悬臂式上单翼结构的可变后掠翼的布局,这种结构阻力小,稳定性好,适合于飞机的高速突防,并为对地攻击武器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发射平台。  

  虽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中国就已经展开了对可变后掠翼技术的研究,并从获得的F—111和米格23上得到了直接的学习机会,但在强6研发之前,我国的可变后掠翼技术还一直没有达到真正装机实用的水平。

  为了克服这一拦路虎1980年,在陆孝彭的主持下,我国开展了一项大型部级科研课题————变后掠翼技术的预研任务。经过八年多的努力,这一研究课题在设计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一成果成功地解决了可变后掠翼技术的气动布局(转轴位置、翼型、动态响应等)、机翼结构优化(转轴街头、三维应力计算,多约束优化技术等)、驱动机构及飞机控制系统一系列难题,为强6的研制奠定了基础,填补了国内空白。

  采用可变后掠翼技术的飞机的一个共同的缺点是机动性不好。由于空军当时提出新型机要具有一定的对空作战能力,于是该机改为采用机腹进气,以适应飞机大仰角飞行时的进气量问题。

  从外形上看,强-6仿佛就是结合F-16和米格-23特点的“混血儿”。它的采用上单变后翼布局的主翼,还有垂尾和平尾类似于米格-23,进气方式则采用了与F-16类似的机腹进气方式。


  在具体的性能指标上,该机最大武器载荷4500千克,作战半径900千米。除了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外,其空战性能优于米格-23。

  2、飞行控制系统

  在强6的研制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了中国航空工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强烈愿望——除了采用可变后掠翼技术之外,另一种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兴起的新技术——战机电传操纵系统也我国航空工业科研人员的攻关对象。

  我国科研人员首先向模拟式三余度电传操纵系统发起了冲击。以从国外获得的相关技术为基础,我国科研人员采用反向编译的方式,凭着惊人的毅力,解读了国外该项技术的设计语言,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出了我国第一代战机电传操纵系统。

  我国设计的第一套战机模拟电传操纵系统具有可靠性能好、自动化水平较高等特点。该电传操纵系统主要由信号转换装置、飞行控制计算机、电缆和动作装置组成。这种操纵系统能将飞行员发出的操纵信号,经过变换器变成电信号,再通过电缆直接传输到自主式舵机。该系统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安装、改善了飞机操纵品质、提高了操纵系统的可靠性并减轻了飞行员的工作负担。

  3、发动机


  发动机是所有飞机的心脏,发动机选型得当与否,直接决定了战机开发计划的成败。

  强6选用了我国第一种真正的实用性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涡扇6(WS-6)。该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始于1964年,历经17年的艰辛努力,于1981年达到了实用水平。该机最大军用推力为71千牛,最大加力推力为122千牛,推重比为5.93。为了满足我国当时研发的第3代战机歼13的需要,1983年,我国又在该发动机的基础上研制了WS-6G型发动机,加力推力达到138千牛,推重比达到7。这些指标和美俄空军目前的主力发动机F100(用于F—15)和AF—31(用于苏—27系列战机),已经基本达到了同一水平线。

  4、航空电子设备

  强-6作为一种对地攻击兼有对空作战能力的多用途战机,其航电设备比它的前辈强一5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强-6的机载电子设备基本上选用的都是我国仿制和改进自米格一23BN上的相关设备,主要包括有:改进自“高空云雀”、具有多种对地攻击模式的新型雷达、激光测距仪、瞄一6型瞄准具、雷达告警系统以及通信电台、无线电高度表、无线电罗盘、近距导航和着陆系统等。

  其中,具备对地功能的新型雷达和先进的瞄准具,使强-6能够充分发挥其准确对地打击的强大火力。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装备该火控系统后,强-6发射空对地火箭弹的有效命中精度比强一5提高了3倍,同时能制导新型空地导弹对目标实现防区外精确打击。


  但是,该系统和仿制的其他苏联电子设备一样,大多采用电子管和晶体管混合元件,导致设备体积、重量大,相比同期的西方产品显得落后。不过,如果能成功装机,也能够实现功能设计的预期目标。我国科研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通过仿制、改进苏制航电设备,锻炼了系统综合能力。

  总体上讲,强6的技术水平已经超过了国际通用的二代喷气战机如米格21、米格23,F4等,但和F—15等三代战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将强6定位为一种具备了部分3代战机特征的第2代喷气战斗轰炸机,是比较适宜的。

  雏鹰折翼

  遗憾的是,和这个时期我国开发的其他许多重点型号——如歼9,运10等一样。强6最终也没有逃过中途夭折的命运。

  导致强6计划夭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发动机的可靠性迟迟不过关、采用的复合材料的攻关时间过长等等。

  但真正决定强6命运的,还是该机设计的根本——可变后掠翼技术。


  首先,我国自行研制的可变后掠翼一直存在着结构超重的问题。和苏联米格一23战斗机相比,我国在其基础上研制的变后掠翼机构要超重12%,不仅减小了战机的载油量和载弹量,还严重影响了其作战半径。

  其次,虽然我们已经基本摸透了可变后掠翼的结构,但对于它的控制系统我们则很难解决。即使在我国成功开发出了国产第一代电传操纵系统以后,这一问题依然未能得到圆满的解决。一方面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另一方面也无法从技术所有国直接获得,所以只能自己一步一步试验,飞机研制计划也因此而一拖再拖。致使研制时间大幅滞后,继续研制还要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资金。

  最主要的,还是军方装备需要的改变,到了80年代中后期,军方认为可变后掠翼布局并不是将来作战飞机的主流。而原本就举步为艰的强6经此一击,也就注定了最终下马的命运。
作者: MMMMM    时间: 2009-7-5 19:56

强6说穿了只是试验机
作者: ≮蠢蛋殿下≯    时间: 2009-7-5 19:56

我说这不是什么新观点 而是有人故意在挖坟就是因为这种设想其实在很早以前就被封印了


变后掠翼 还是马裤螺丝里的最经典 (红蜘蛛:其实我也有。。。。。)
作者: ≮蠢蛋殿下≯    时间: 2009-7-5 19:58     标题: 回复 #27 MMMMM 的帖子

如果按照机战的机体开发来说
强6该对应哪一台。。。。。。

古铁么
作者: gunzaku    时间: 2009-7-5 20:25

引用:
原帖由 ≮蠢蛋殿下≯ 于 2009-7-5 19:58 发表
如果按照机战的机体开发来说
强6该对应哪一台。。。。。。

古铁么
迅猛龙或防风林吧。。。
作者: 风中的黑百合    时间: 2009-7-5 20:55

变后掠翼这东西不是那么容易就搞出来的
而且目前也还存在很多问题
所以现在世界上的变后掠翼灰机才会那么少
而且作为最具代表性的F14也已经退役了
作者: S虫之必杀    时间: 2009-7-6 09:51

引用:
原帖由 xiaofeimk2 于 2009-7-4 17:55 发表
感觉桑塔纳2000的轱辘好像压到只虫子...
呀呀~~~你~~~你~~~~你是想用你的桑塔纳2000同化我!
作者: own    时间: 2009-7-9 11:44

巴煞那 不算歌姬吧
作者: starrain    时间: 2009-7-9 11:52

米莲妮算~~
作者: starrain    时间: 2009-7-9 11:54

实际上,M7的正牌歌姬是这一位


作者: 神岸あかり    时间: 2009-7-9 12:19

估计是因为桑塔那不太好吧.....

那虫子....你来魔都吧......有机会能和奔驰的出租车同化......
作者: 2933208    时间: 2009-7-10 11:16     标题: 回复 #35 starrain 的帖子

M7外传,主页上的漫画呀~
话说这个标题(TRASH)让我心神不宁........
作者: S虫之必杀    时间: 2009-7-10 11:18

引用:
原帖由 神岸あかり 于 2009-7-9 12:19 发表
估计是因为桑塔那不太好吧.....

那虫子....你来魔都吧......有机会能和奔驰的出租车同化......
在香港我坐过BMW的出租车!
作者: own    时间: 2009-7-10 19:33

sm34
引用:
原帖由 S虫之必杀 于 2009-7-10 11:18 发表

在香港我坐过BMW的出租车!
争取坐劳斯莱斯的出租车 哦




欢迎光临 机战联盟论坛 (http://bbs.srw00.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