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论动画片的“技术含量”

论动画片的“技术含量”

作者: 胡椒王子

前一阵我"艺术动画"、"商业动画"这么说说,不少朋友就有疑问,说我厚此薄彼,基本算是完全误解了本人的想法。最近"黄金甲"热播,看了张大导演的访谈,人家也说,艺术电影是表达创作者自己想法的,而商业电影是迎合大众的,既能拍艺术电影又能拍商业电影的才是"大家"。
然也。
所以,我今天就把要论述的问题,称呼为动画片中的"技术含量"。
按照中国现有的动画教学体制,大家学动画重点要学习的是什么呢?"动作"二字。综观中国的传统动画,我们也确实可以当之无愧的说,"动作"我们很强,很强。

比如,《骄傲的将军》这部动画,是上海美影厂1956年出品的作品,导演为特伟和李克弱。即使以现在的眼光去看,无论是其中有民族特色的京剧脸谱式人物造型,还是那段节选自《十面埋伏》的音乐都会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这部动画最令笔者佩服的还是在于对人物动作上的把握,特别是将军行走时那种龙行虎步的感觉,动画师在节奏控制上显示了非凡的功力。(当时是什么年代,什么样的条件,能够借鉴的国外作品也是寥寥无几。)
但凡学过动画基础课程的都知道按照传统动画理论,在诠释惯性运动、弹性运动和曲线运动时,对物体形变夸张的那些个经典的例子。按照不少中国传统动画前辈的看法,造型富有传统民族特色、色彩搭配合理,特别在对动作的处理上饱满自然就是优秀的动画作品。尤其利用动画表现不间断的人物动作时,可以评判出这个动画制作团队的磨合程度和专业水平的高低。

然而,日本动画将这一切彻底颠覆了,更使中国动画观众对动画"技术含量"的评判标准和中国传统动画制作人员产生了根本性的背离。很少有喜欢"动漫" (有很多动画行业的专业人士其实比较抵触这个词语,实际上恰恰因为日本漫画对动画的巨大影响和连带效应,观众多是带有双重身份的爱好者。)的年轻朋友,再去理会动画的动作否圆润、自然。
在深厚的背景设定和剧本下,日本动画中的人物能少动的就少动,而且往往表情刻画的静止画面会持续很长,给了声优以表演的空间。由于对人物造型上个性化的重视,这种貌似偷工减料的做法实际上给足了爱好者紧张、尖叫的时间(汗)。另外,日本动画反复的镜头非常多,经常是这一集出现的镜头,下一集乃至下下集还接着用,实在不行还能搞个回顾专集,用来冲抵由于意外而延迟的制作周期,保证每周都能放映一集。

让笔者举个相差不过十几年的极端例子,中国动画《天书奇谭》和日本东画《火影忍者》。其实双方在题材上都有相近的地方,而早了火影十几年的中国动画《天书奇谭》在动作的流畅度上实在比《火影忍者》强了不止半点,特别是主角蛋生、蛋生的师傅在和几个狐狸斗法时动作快速的转换和形象的变化,十分流畅。再来看《火影忍者》,笔者清楚的记得当初看TV版,在中忍选拔战那段混战情节里,大蛇丸和火影三代木那一个互相钳制的动作楞是延续了五六集!每次观众期盼情节向下发展的时候,动画里面就已几个人互相哼哼唧唧的角力和不停摇动镜头带过……

于是,有不少的中国动画人很不屑这种行为,将其称为"没有技术含量"。这种判定是在对中国传统动画制作手段的基础上所下的结论,我们不能说完全错误,可是这不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下的结论。市场讲究"投入产出",其实ACG整体产业的从业人员在日本一直属于工资和待遇比较低的工种,因为动画制作人力成本确实比较高。笔者以前曾浅显地谈过动漫中女性角色"爆乳"的问题,包括到了制作阶段这种看似"偷工减料"的办法,其实也在毫无疑问地坚定贯彻日本商业动画制作"更低投入更高回报"的冷酷原则。

再来看国产动画,同样被动漫爱好者斥为"没有技术含量",这种指责也令不少行业内的朋友摸不着头脑,于是,不少制作机构在画面上费劲苦心,纯3D的卡通电视动画也在中国逐渐涌现。(确实全3D的电视动画如果在制作分工方面处理得当,又可以利用搭建好的动作库,制作成本未必比传统动画高。)

然而,动漫爱好者们所谓的"没有技术含量"恐怕不是指动画技术层面的东西,应该是指中国动漫作品普遍"缺乏明确的美学和哲学定位"。这个定位,包括了人物、情节、内涵、音乐、配音等等方面。的确,动漫作品的生成会受到商业因素的某些影响,甚至是很大的影响,但是它的基本格局仍要受到一般艺术创作的决定性的制约。商业炒作可以在短时间内引来大众的眼球,但是决不可能数百集的动画片总拿一些片段的噱头来吸引观众,从各方面予以画面、文本和声音决定性支撑的,仍是我们平素讨论的那些艺术性问题。例如日本动漫无数部作品对时空本性的探究和描述,很多已经超越了这个时代科技理解的范畴,不提其在画面上的处理技巧,单是其中的纯粹文本内涵,笔者自觉除了在网络上看到中国一些新派玄幻小说有所涉猎外,目前中国很少有艺术作品能够触及。

单看几年前的美国华纳公司和沃卓斯基兄弟制作的《骇客帝国》动画版"ANIMATRIX"系列,偏偏要找这些日本动画监督来执导:渡边信一郎(《少年的故事》导演,曾经执导《Cowboy Bebop》)、川尻善昭(《计划》导演,曾经执导过《吸血鬼猎人D》、《X战记》TV版)、前田真宏(《青之六号》和《岩窟王》的导演,其中他导演的《第二次文艺复兴》笔者个人认为不只是极品,而是绝品)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作品非凡的艺术表现力。
对于动画片"技术含量"不一样的认识,导致了中国动画和日本动画在中国观众乃至世界市场上不一样的地位与收益。
看来,在我们兴高采烈地将"资本大旗"插入"动漫"行业的地盘之前,有必要对动画片"技术含量"这一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TOP

发新话题